当前位置: 首页 >> 县乡人大
邹城人大:打造“365”,服务零距离

发布日期:2020-08-11 12:28
浏览次数:

 

近年来,邹城市人大常委会树立“心系代表,天天服务”的工作理念,把服务好代表、发挥好代表作用贯穿于人大工作的全过程,精心打造“365”代表之家,多渠道、全方位搭建履职平台,零距离服务代表,更好地保障代表履职。

教育培训系统化,提升综合素质。定期举办“法治大讲堂”,邀请专家学者授课,不断提升代表的政治素质和法治观念。在宪法修正案颁布后,邀请山东大学法学教授围绕宪法修改的意义、主要内容及维护宪法权威等方面作专题辅导,进一步增强代表的宪法意识。举办人大代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分批次组织代表赴全国知名院校、人大培训中心开展集中学习,拓宽了代表视野,提高了代表的综合素质。坚持集中培训和个人自学相结合,为代表(代表小组)订阅《中国人大》《人民权利报》《山东人大工作》《周视天下》等报刊杂志,发放代表学习资料。以代表小组为单位,通过集体学习、交流研讨等形式,不断创新学习载体,提高代表履职能力。近年来,先后举办代表培训班6期,培训代表1400余人次,代表的能力水平得到普遍提升。

小组建设规范化,筑牢履职阵地。换届后,邹城市人大常委会遵循便于组织、利于活动和充分发挥集体优势的原则,将全市省、市、县、镇四级人大代表混合编组,划分为104个代表小组。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人大代表小组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规范镇街人大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持续加强

代表小组规范化建设。指导各代表小组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完善学习培训、联系选民、接待选民、调研视察、述职评议、履职考核等制度,以制度促管理、以管理促活动、以活动促代表作用发挥。高标准推进各镇街代表活动中心、代表小组活动室建设,组织镇街人大和部分代表小组负责同志赴高唐县、嘉祥县学习先进经验,结合邹城实际高标准提升打造了67处代表活动中心、代表小组活动室。今年,计划对其余所有的代表小组活动室进行高标准改造提升,保障代表开展活动有阵地、依法履职有平台。

代表活动多样化,搭建履职平台。近年来,先后开展了“双建双联双评”“促发展、建新功,人大代表在行动”“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助力民生事业发展”等主题活动,引导代表投身经济社会建设,发挥表率作用。疫情发生后,出台《坚决打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阻击战的通知》《在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维护正常经济社会秩序中发挥作用、贡献力量的通知》,向代表发布倡议书,积极动员组织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投身一线,奉献爱心。围绕市委重点工作,今年先后开展了人大代表联系村(贫困户)、代表遍访贫困户、代表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为打赢脱贫攻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贡献力量。建立代表公开接待日制度,每月15日为代表公开接待日,以代表小组为单位,组织代表集中听取群众意见建议,面对面沟通交流,倾听群众诉求,回应群众关切,帮助解决问题。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共有763名人大代表参加了活动,接待选民1989人次,征求意见建议157条。

议案建议办理实效化,激发履职热情。推行常委会领导分工督办、各专门委员会牵头督办工作模式,“一对一”推进办理事项,“面对面”反馈落实情况。坚持邀请领衔代表共同参与,与承办部门现场交流,当场提出意见,畅通了代表与承办部门的沟通渠道,加深了对相关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镇街人大负责同志、部分代表对重点建议办理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增强承办单位的责任意识。抓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试点工作,制定出台实施办法,让民生实事项目从征集、论证到票决汇民心、顺民意,成为集思广益的过程、凝心聚力的过程。对票决出的民生10件实事项目开展全过程监督,确保各项民生实事落到实处。近年来,先后办理了移风易俗、非煤矿山整治大会议案,通过制定推进方案,组织集中视察,听取专题汇报,开展“回头看”活动,议案办理效果显著。近三年累计办复223件代表议案建议,办理质量显著提升,代表满意度明显提高,有力地推动了相关工作的开展。(边塞)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