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审议意见
济宁市人大常委会对市政府关于济宁市2021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

发布日期:2021-09-13 15:16
浏览次数:

济宁市人民政府:

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七会议听取审议了市政府《关于济宁市2021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会议认为,2021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成绩来之不易。一是财税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2.9亿元,完成预算的66.3%,比2020年增长17.9%,比2019年增长14.3%。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92.4亿元,完成预算的60.5%,增长20.4%,比2019年增长14.5%;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8%,比2020年、2019年分别提高1.4和0.1个百分点。房地产、制造业、建筑业、金融业等重点税源行业税收增长较快,分别贡献税收49.5亿元、40.2亿元、14.3亿元、12亿元,比2020年增长36.8%、27.7%、17.5%、16%,四个行业合计增收25.8亿元,拉动税收增长16.1个百分点。其他三本预算收入也保持了较高增长,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238.2亿元,完成预算的49.6%,增长67.8%;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5509万元,完成预算的15.8%,增长4.3%;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08.6亿元,完成预算的45.6%,相同口径增长24.3%。二是重点支出保障有力。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86.8亿元,完成预算的54.5%,增长6.1%;政府性基金支出247.2亿元,完成预算的59.4%,增长19.7%;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7380万元,完成预算的32.2%;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18.3亿元,完成预算的54.7%,相同口径增长35.7%。积极落实各项民生保障政策,围绕重点建设项目、为民办十件实事及市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力保障重点支出的需要。上半年,全市民生相关领域支出303.9亿元,增长8.3%,占财政支出的78.6%。其中教育、社保、卫生健康、农林水事务、节能环保、住房保障等重点支出分别为85.69亿元、57.43亿元、40.14亿元、39.61亿元、12.2亿元、5.95亿元。三是减税降费持续推进,对上争取成果明显。今年上半年我市新增减税降费8.2亿元,其中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起征点提高、疫情防控、贷款利息免征增值税等减税6.4亿元。对先进制造业、连续六个月增量留抵等企业办理留抵税额退税8.4亿元,同比增加5.4亿元。确保企业享受政策红利,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持续加大对上争取力度,累计争取各类转移支付资金126亿元,较去年同口径增长5%;争取省级新增专项债券额度90.7亿元、建制县再融资债券额度81.8亿元,有效缓解了市县财政资金紧张的困难局面,有力支持了我市重点工作和重要工程建设。

会议指出,从上半年全市预算执行情况看,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收入结构不够优化。上半年全市税收占比68%,低于全省平均2.6个百分点,低于临沂市17.4个百分点。有10个县市区税收占比低于2019年同期,任城、兖州、曲阜、邹城税收占比低于70%,收入质量需要进一步改善。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增长过快,上半年全市耕地占用税完成15.6亿元,增长33.3%,占税收的比重8.1%;契税完成24.1亿元,增长55.3%,占税收的比重12.5%;分别高于全省16.6、19.1个百分点。耕地占用税、契税属于一次性税源,增收异常突出,抬高了基数,不利于税收的持续增长。二是煤炭行业减收影响较大。受煤炭去产能、南四湖矿业权退出和安全生产整治等因素影响,煤炭行业减收明显。上半年,全市煤炭行业贡献税收28.7亿元,下降10.3%;占税收的比重为14.9%,比去年下降5.1个百分点;减收3.3亿元,下拉税收增幅2.1个百分点。同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去年上半年同期基数较低,下半年持续实现高幅增长的难度很大。三是支出压力仍然较大。因抗疫特别国债、特殊转移支付等一次性补助政策退出,今年实际可用财力增长有限。兜牢县级“三保”底线、推进市级重点项目建设、补贴机关养老保险、疫苗免费接种、民生政策提标、科技教育领域投入增长等刚性支出压力有增无减,需要财政保障的范围和项目越来越多,加之国家融资政策趋紧,各项公益性项目资金缺口较大,收支矛盾更为突出,财政运行处于紧平衡状态。四是预算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部分部门单位预算管理制度落实不够严格,有些项目前期准备不充分,导致预算编制不科学、绩效目标不细化,预算执行不均衡;部分县市区政府债务规模过大,债务风险较高,还款压力较大,抗风险能力较弱,部分专项债券项目论证不充分,项目进展较慢;一些地方和预算单位遵守财经纪律不够严格,政府采购预算约束力不强。

针对当前财政形势,为做好下半年的财政预算工作,确保完成全年预算任务,会议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大企业扶持力度,努力培植涵养财源。要大抓产业、大抓先进制造业,扎实开展“干部驻企攀登”活动,设身处地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努力培植涵养财源,加快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依法组织收入,在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的基础上,依法加强税费征管,切实抓好重点税源、新上项目的征收挖潜,把应减的减到位,把该收的收上来。进一步加大“以数治税”力度,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畅通重大项目投资、土地招拍挂等涉税信息数据共享渠道,促进税收持续稳定增长。

二、统筹兼顾,保障重点支出。严格按照过“紧日子”的要求,严把支出预算关口,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加大支出结构调整力度,合理统筹安排上级转移支付和现有财力,多渠道盘活各类资金、资产、资源,围绕“三保”支出、2021年市级重点建设项目、为民办十件实事等重点项目,优先支持民生事业发展,全力做好资金保障。

三、深化改革,确保提质增效。继续深化财税改革,深入推进预算法实施,建立真实完整、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制度,积极推进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建设。加大财政统筹力度,细化预算编制,硬化预算约束,提高预算执行效果。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把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全口径”预算管理全过程,强化预算单位绩效管理主体责任,进一步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应用机制,切实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最大限度发挥政策和资金效益。

四、增强意识,防范债务风险。切实增强风险意识、强化底线思维,严格落实政府债务管理规章制度,加强政府性债务动态监控,多渠道筹措偿债资金,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债务风险底线。强化政府债务风险防控,压实各县市区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主体责任,督促县市区加强还本付息管理,有序化解存量债务。进一步加强专项债券监管,积极发挥专项债券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将专项债券资金用于重点领域、重大战略项目,细化项目推进方案,加快项目实施进度,提高债券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充分释放债券政策红利。

根据《济宁市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济宁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常委会会议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加强跟踪监督办法》规定,市政府要结合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方案,切实抓好审议意见的落实,并于2021年10月8前报送市人大财经委征求意见,10月20前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市人大财经委将跟踪监督。




济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21年9月13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