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县乡人大
构建“三维立体”监督网助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5-07-10 16:22
浏览次数:

——任城区人大常委会:以“全链条、全覆盖、全方位”监督推动区域养老服务体系升级

在人口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下,任城区人大常委会将养老服务监督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抓手,通过立体化调研、精准化审议、持续性跟踪,助力打造“老有颐养”幸福标杆。

从“听报告”到“一线问效”的深度联动

开展审议+测评,刚性监督提质效。6月30日,在区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采用“审议报告+专题询问+满意度测评”三维监督模式。针对区政府养老服务工作报告,部分常委会委员和人大代表联合开展现场询问,聚焦规划缺失、人才短板等核心问题;通过无记名投票进行满意度测评(满意率98.5%),将监督结果转化为整改压力。开展调研+体验,沉浸式把脉痛点。组织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带队、多领域代表参与的专项调研组,开展“穿透式”实地考察学习和视察调研,赴江苏、上海等先进地区学习交流经验。在本地一线调研考察实情,到多家养老机构“把脉问诊”,现场查验医养结合设施、适老化改造进度,召开基层座谈会8场,收集护理员培训不足、中高端供给短缺等47项问题,推动形成《全区养老服务问题清单》,助力任城区获评“全省医养结合先行区”等4项省级荣誉。

从“纸面建议”到“政策落地”的硬核推动

规划先行,破解发展迷局。针对“康养高地目标模糊”问题,区人大推动区政府将养老服务纳入“十五五”规划核心板块,建议制定《医养康养一体化专项规划》,并联动国土空间规划预留养老设施用地,实现“多规融合”。政策升级,打通供给堵点。督办出台“1+N”政策体系,《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明确新增普惠床位1200张;配套《居家服务监管办法》《低保失能集中托养制度》等文件,破解“床位空置与紧缺并存”困局;创新推出“入职奖补”制度,吸引大中专毕业生投身养老行业。产业赋能,激活银发经济。建议政府引入“中医康养+智慧养老”双引擎,支持建设针灸、药膳特色基地,打造鲁西南康养旅游目的地。推动物联网技术与居家养老融合,建成“一刻钟智慧养老服务圈”,全力打造“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任城样板”。

从“基础兜底”到“品质享老”的温度升级

医养结合破壁垒。监督区卫健局与区民政局建立三级医康养联合体,推动社区卫生站与养老机构签约,增设康复护理床位占比;试点“家庭病床”医保结算,惠及失能老人2000余名。居家服务强根基。要求旧城改造同步配建养老用房,新建小区要落实规划、建设、验收、交付“四同步”机制。培育“中央厨房+社区助餐点”连锁品牌,解决12000名老人的“吃饭难”问题。文化养老树新风。发动代表开展“新孝道文化”宣讲。在老年大学开设“智慧助老”课程,覆盖学员4000人次;整合党群中心设立“日间照料中心”,推动养老向“享老”蜕变。监督成效与启示。任城区人大常委会通过“问题靶向定位—政策精准供给—成效量化评估”的闭环机制,将监督深度融入区域养老服务体系重构。

人大监督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当养老痛点变成幸福支点,才是全过程人民民主最生动的注脚。从“基础养老”到“品质享老”,任城区正以人大监督之力托起最美“夕阳红”。下步,任城区人大常委会将紧盯“十五五”养老专项规划编制,多触角加大监督力度,助推任城康养高地建设,真正擦亮“任康养”金色名片。(陈浩  杨洋)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