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县乡人大
“望闻问切”督实事 精准打通康复路——任城区人大创新监督为残疾儿童铺就温暖成长路

发布日期:2025-07-22 11:44
浏览次数:

济宁市任城区人大常委会聚焦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难题,创新运用“望闻问切”四步工作法,打出一套精准监督“组合拳”,力促堵点难点加速破解,为“折翼天使”铺就温暖康复之路。其刚柔并济的监督实践,为地方人大有效履职提供了鲜活的“任城样本”。

精准把脉,“望闻问切”直击康复痛点

区人大常委会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视为检验民生温度的标尺,创新监督路径。“望”透实情,一线寻症。近期,常委会调研组直插一线,深入多家代表性医院康复科、区康复服务中心及专业机构,实地察看设施环境,与康复师、特教老师、家长及儿童面对面交流,掌握第一手鲜活实情。“闻”纳心声,开门汇民智。召开专题座谈会,汇聚职能部门、街道、康复机构及家长代表于一堂。会上,职能部门亮“家底”、机构晒创新与困境、家长诉期盼,人大代表悉心倾听,精准捕捉最急切的民生呼声。“问”清进展,数据明底数。深挖政策文件、救助名册、评估报告,通过详实数据比对,系统梳理出资金保障压力大、专业人才留人难、康教融合待深化、社区康复较薄弱等制约发展的四大核心问题。“切”中要害,靶向定方向。深度调研为精准监督找准了发力点,直指问题核心。

开出良方,精准施策破解发展瓶颈

基于精准把脉,区人大常委会专题审议区政府专项报告及人大调研报告。在充分肯定政策扩面、服务能力提升、模式创新等成效的同时,常委会直击要害,提出极具操作性的“四剂良方”监督意见。破资金困局。强化调度清偿往年欠款;推动康复项目与医保政策有机衔接;引导社会力量资助儿童康复;盘活闲置资源扩容服务能力。解人才瓶颈。提高康复师等专业人才薪酬待遇;联合高校定向培养专业人才;建立机构互助、技术帮带机制;推广线上家长赋能及“喘息服务”减轻家庭负担。通康教堵点。推动资源共享、拓展机构功能,支持医疗、康复机构开展特殊教育,支持特教机构深化康教融合;开启特教教师“双轨制”评聘;支持特教学校开展职业教育;推动“康复师进校园”。强预防根基。将发育筛查纳入基本公卫服务包;完善“发育风险儿童”预警机制;充实家庭医生康复服务清单。

闭环问效,精准落地成果初显

监督的生命力在于落实。区人大构建“清单交办-动态跟踪-评估问效”全链条闭环机制。清单明责,审议意见“清单式”交办政府,明确责任主体和整改时限。动态跟踪,社会建设委员会紧盯政策落地、试点推进等关键环节,全程督导。刚性问效,常委会按期听取政府整改报告,严格评估落实成效。成效初显,监督推力已转化为实际成果——往年欠款得到清偿、相关人才政策进入实质研议阶段、闲置资源对接调研全面启动……一批制约康复事业发展的难题取得实质性突破,残疾儿童及其家庭真切感受到监督带来的温暖变化。

“任城样本”,刚柔并济的监督新实践

此轮监督成效显著,其核心经验在于:选题精准,紧扣特殊群体“急难愁盼”,彰显人大为民情怀。调研深入,“四诊法”直插一线,确保建议源于实情、直指要害。审议务实,既肯定成绩,更聚焦问题,所提建议精准可行。闭环严密,环环相扣的机制设计,力促“纸面意见”转化为“治理实效”。

凝聚合力,寓支持于监督之中,有效推动政府、机构、社会协同发力。

监督不止步,关爱无穷期。任城区人大常委会将持续以法治力量和炽热初心,护航每一位“折翼天使”的康复征途,让每一张纯真的笑脸都能在阳光下灿烂绽放,为提升任城民生幸福成色贡献坚实有力的人大力量!(任城人大  陈浩)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