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审议意见
济宁市人大常委会关于2025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

发布日期:2025-08-29 17:12
浏览次数:

济宁市人民政府:

市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市政府《关于2025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锚定“走在前、勇争先”,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统筹推进经济建设、社会事业等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健向好、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一是经济增长稳中有进。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022亿元,同比增长6.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4.1亿元,同比增长0.2%。第一产业增加值286亿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1154亿元,增长5.0%;第三产业增加值1582亿元,增长7.1%。二是农业生产稳固向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3%,增速较一季度提升0.1个百分点。三是工业运行韧性凸显。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4%,较一季度回升0.3个百分点。38个大类行业中32个实现增长,增长面84.2%。四是消费市场持续回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554.4亿元,增长7.2%。城乡市场均衡发展,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7.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7.2%。总的看,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是好的,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会议指出,对照全年工作目标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有待强化,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仅为0.2%,中小微企业受需求不足、成本上升双重压力,部分产业链本地配套率低于40%。二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仍需加力,制造业占比偏低,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速滞后于工业投资平均水平,传统产业转型步伐缓慢。三是房地产市场运行压力较大,6月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下降超50%,库存去化周期偏长,对相关产业及财政增收造成影响。四是县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凸显,邹城、任城、兖州贡献全市近一半财政收入,各县市区产业基础存在差异,传统产业转型压力与新兴产业培育进度不一,导致县域发展不平衡。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研究解决。

为进一步做好下步工作,会议提出以下意见。

一、锚定目标加压奋进,全力稳住经济增长态势。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紧盯核心目标,建立“目标—问题—措施—责任”闭环落实机制。加强经济运行动态监测分析,深化经济形势研判预警,建立重点指标、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运行监测台账,找准症结精准施策。强化县市区协同联动,针对不同县市区发展差异实施分类指导,推动强县进位、弱县赶超,全面完成全年任务目标,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

二、推动产业升级增效,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持续推进工业经济“头号工程”。聚焦装备制造、新能源船舶等优势产业,培育一批“链主”企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扎扎实实推动低空经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产业做大做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快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加快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推动批发贸易、港航物流等重点领域能级提升。

三、扩大有效需求,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多措并举提振消费,落实汽车、家电等以旧换新政策,释放大宗消费潜力;培育新型消费热点,推动服务业提质扩容。全力扩大有效投资,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推动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达效。强化项目招引、要素保障、项目储备,聚焦产业链上下游、左右岸开展定向招商、点对点招商,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优化调整房地产支持政策,努力提振房地产市场。抢抓出口机遇,开拓多元市场,积极稳住外资外贸基本盘。

四、增进民生福祉,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扎实推进就业优先战略,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深化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积极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坚决守牢“一排底线”,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根据《济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济宁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常委会会议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加强跟踪监督办法》之规定,市政府要切实抓好审议意见的研究处理,形成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于11月20日前报送市人大财经委征求意见,书面印发12月份召开的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市人大财经委将跟踪监督,有关情况适时向主任会议报告。



济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25年8月29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