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驻村忙 泉山大变样
香城镇泉山沟村位于镇驻地西北的泉山脚下,是一个806人的小山村,据清光绪年间《邹县续志》载,明末陈、张、王三姓来此地定居,因村南有一口老井,名为“惠泉”,又因村址建于香泉河岸,故取村名为泉山沟村。2017年3月,邹城市人大机关派出工作组到香城镇泉山沟村驻村,从此,“第一书记”秦勇、驻村队员许开祥和田柏三名同志就与这里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年多来,工作组积极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坚持用真情打动百姓,用发展造福百姓,用行动赢得了百姓的称赞。 建设美丽乡村,改善人居环境 “工作组没来村里之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路,柴火、垃圾、沙土随意乱堆,你看现在拾掇的多利索,逛逛玩玩心里也舒坦。”谈起村里这两年的变化,泉山沟村的陈德爱老人打开了话匣子。 驻村帮扶,找准村庄与群众的需求是关键。驻村伊始,工作组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包括改善村庄环境、扶持产业发展等内容的帮扶工作计划。积极向市人大常委会和镇党委、政府汇报,将泉山沟村纳入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多方争取资金1200余万元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先后实施了房屋立面改造、雨污分流、道路铺装、绿化栽植、河道清淤、坑塘整治、改厨改厕等造福百姓的民生工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泉山沟村共硬化道路2.2公里,铺设排水管网1200米,疏通整治河道1100米,安装路灯80盏,改厨改厕246户,打造了以玉泉河景观带为核心的竹林景观带和花海景观带,建设了高标准游客服务中心、滨河景观长廊、生态游步道、休闲观光亭等景观节点,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原来破旧不堪的小山村,发展成绿树成荫、鲜花遍野、道路整洁、流水潺潺的远近闻名的示范村,村民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先后获得山东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山东省第一批美丽村居建设省级试点村、山东省乡村旅游创业之星、山东省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村、山东省森林村居、济宁市文明村、济宁市AAA景区村庄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自从俺们村建好了之后,每天都来好几拨人,还有外国人哩。”陈德爱老人自豪地说。“陈老爷子嘴里说的外国人是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第五期斐济高级公务员研修班的学员,”“第一书记”秦勇接过话茬,说道:“当时,在全村震动不小,引起许多村民围观。” 助力美丽经济,激发发展活力 “在家门口就有活干,环境不孬,工资不少,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比在外打工强多了。”村民孔德莲回家后到香信名宿做了一名保洁员,她一边忙着手头的清洁工作,一边说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发展民宿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工作组围绕泉山沟村“清凉泉山、美食家园”的定位,积极推动村庄与兖矿信达酒店集团开展合作,成立了山东香信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联合开发占地200亩的香信名宿项目。工作组在推进民宿建设过程中,融入了文化元素。打造了“躬耕”“问渡”“樵隐”等5所样板民宿,设立了香城孟子书院和国学文化传播基地、“四同”政德教育基地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验基地。通过租赁农户老院子和新建商业古街的形式,将儒家教育、美术写生、文学创作、摄影创作等业态融入民宿建设,打造精品民宿园。西泠创作室落户民宿园,2018孟子研究院特聘专家工作研讨会10月在此召开,今年4月还举办了泉山村美食节。每到周末,前往泉山沟村游玩的人络绎不绝,游孟子学堂、体验农事劳作、品尝农家饭菜,5所样板民宿常常一房难求。在外打工的年轻人纷纷回到了村里,开办农家乐、经营游乐项目、到民宿公司上班,花生、地瓜、笨鸡蛋等特色农产品也卖上了好价钱,村民心里乐开了花。 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群众增收 “这50亩葡萄园按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管护,营养价值高、经济效益好。”村党支部书记陈涛说,“去年5月栽种的,今年就见到利了。”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产业的发展。为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组多方考察适合泉山沟村的特色项目,多次组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外出学习,研究决定与兖州刘庄葡萄种植基地合作建设泉香精品葡萄采摘园。一期流转土地50亩,种植晨香、阳光玫瑰等高端品种,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精细化管理,市场零售价可达60元每斤,第二年就见到了效益。此外,还招引了邹鲁香泉有限公司投资3600万元建设泉山休闲农业观光园,流转土地3600亩,发展大樱桃、黄桃等优质果品,打造集乡村旅游、林果采摘、农业观光、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园区。“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增加了土地收益,提供了工作岗位,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走出了一条群众充分参与受益、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道路。 “第一书记”秦勇指着村南的方向道,“这里有200亩土地,我们打算规划建设葡萄园二期、游乐园、美食城等项目,全力打造美食风情小镇,到时泉山村会更美,老百姓的腰包会更鼓!”(巩轲 夏振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