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记者问|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实施‘九大战略’ 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发布会

发布日期:2022-06-02 21:17
浏览次数:

6月1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 介绍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实施‘九大战略’ 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整体安排及进展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齐鲁晚报记者

能否介绍一下2022年每月活动主题安排情况,以及代表如何在主题活动中积极发挥作用?


彭静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人代工委主任


4月份,聚焦乡村振兴,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专题活动;5月份,聚焦创新驱动发展,开展高新技术企业招引和培育工作专题活动;6月份,聚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开展公正司法暨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工作专题活动;7月份,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开展非煤矿山生态修复治理专题活动;8月份,聚焦济宁都市区建设,开展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专题活动;9月份,聚焦制造强市建设,开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题活动;10月份,聚焦民生福祉,开展全市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及康养高地建设专题活动;11月份,聚焦现代港航物流,开展港航基础设施建设专题活动;12月份,聚焦文化“两创”,开展文旅融合工作专题活动。以上活动分别由市人大相关专委会具体组织实施。 

为便于代表活动,发挥代表专业优势,市人大常委会根据代表的职业和专业特点,将397名市十八届人大代表划分为九个专业代表小组,每个小组20-50人不等。各县市区也参照市里的做法,将县级人大代表也划分为九个专业代表小组。活动主要是以“主题活动月、调研视察周、“双联系”活动日”为载体,以专业代表小组为单位,由市人大相关专门委员会牵头,组织代表开展专题调研、专项视察、执法检查等活动,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征求意见建议,达到摸实情、献良策、破难题、作表率的目的,从而助力“九大战略”深入实施。


中国山东网记者

在“实施九大战略 人大代表在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专题活动中,代表摸实情2081条,献良策610条,破难题412条,做表率554条,很好地发挥了代表作用。请问,对于代表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如何推进整改?


李金礼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农委主任委员

二级巡视员



针对活动中发现的问题,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转办交办。根据市主要领导批示精神,市人大常委会已将报告和问题清单转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办理,目前正在分类推进,对点上的问题限期整改,对面上的问题制定相应措施,不断推动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也已将调研报告和问题清单转县市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办理。

跟踪监督。近期,市县人大常委会将组织人大代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回头看”,对查出的问题进行再视察再调研,推动问题整改到位。10月份,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将专题听取市政府关于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情况的报告,并进行满意度测评,持续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依法治理。《济宁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条例》已于2022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今后将进一步加大《条例》宣传贯彻,适时对《条例》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不断提升依法治理水平。另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农村人居环境,有权对破坏农村人居环境的行为进行劝阻或者举报。”希望全社会都来关心关注农村人居环境,努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爱护、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围,共同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济宁日报记者

最近几年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的成绩亮点是什么?取得这些成绩,其亮点措施是什么?


张弢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教科委主任委员

二级巡视员


最近这几年,我市围绕高新技术企业扩量提质,创新工作机制,加大培育力度,聚力加速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措施硬、效果实、亮点多,尤其是全市高企拥有量持续增加,近3年从400家增加到938家,翻了一番多,特别是2021年新增高企324家,新增数量增幅居全省第1位,实现重大突破。高新技术企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增强,成为引领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要引擎。这得益于以下四项硬核措施。

梯次培育逐步建立。近年来,市政府逐步构建完善“种子高企-准高企-高企”梯次培育体系,强化分类辅导,形成层次有序的创新型企业群体。全面挖掘中小微企业资源,选择一批前景好、成长性强的优质中小微企业纳入种子高企库培育。将基本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的企业纳入准高企库培育,建立动态监管台账,定向跟踪,精准培育。截至目前,全市入库种子高企454家、准高企569家。通过建立梯次培育体系,推动全市科技型企业群体规模持续壮大,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政策扶持持续加大。市政府出台了近年来针对性最强、含金量最高的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16条政策措施,对首次认定和再次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10万元奖励,提升企业申报积极性。围绕创新发展16条,督促指导县市区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形成市县两级政策叠加效应。全面落实省“小升高”补助资金、孵化载体培育高企奖补资金等政策,2021年为企业争取各类补助资金2310万元。

培训辅导精准有效。举办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及政策解读培训会,深入各县市区、创新园区、孵化器等巡回指导,邀请有关专家围绕企业发展薄弱环节和成长过程中的普遍性问题进行辅导,让广大企业更好地了解支持科技创新的相关政策。今年累计开展培训20余次,培训企业技术人员、财务人员3000余人。通过培训辅导,提高了基层科技管理人员、企业技术与财务人员的政策水平,为做好高企认定申报、推动惠企政策落实奠定基础。四是督导考核全面加强。将高新技术企业新增数量列入市对县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制定考核办法,坚持既考核增量又考核贡献,市县两级形成合力。市政府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招引工作纳入“三个本子”重点工作调度体系,建立每月通报、定期约谈机制。通过建立考核调度体系,形成全市大抓高新技术企业、争先进位竞相发展的氛围。


济宁晚报记者

请问人大代表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专题活动中开展了哪些工作?对这次活动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张庆伟

市十八届人大代表

嘉祥县万张街道向阳村

党支部书记、村主任

今年年初,市人大常委会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围绕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制定了“实施九大战略、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方案。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安排部署, 4月底至5月中旬,嘉祥县人大制定细化了主题活动月方案,组织8名驻嘉市人大代表及部分县人大代表,重点围绕人居环境整治中的农村改厕、黑臭水体治理和生活垃圾治理三个方面工作,开展了主题调研周活动,深入全县12个镇街36个村,采取现场查看、入户走访、召开县镇两个层面座谈会等形式开展调研,共收集意见建议120余件次,实现了“摸实情、献良策、破难题、做表率”的活动目标。作为一名来自农村一线的市人大代表,我全程参加了这次调研活动。通过参加活动,深刻感受到市人大开展的“实施九大战略、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紧贴市委中心工作,突出人大工作特点,也为人大代表依法履职提供了良好平台。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和村党支部书记,通过亲身参加这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专项活动,现场学习了一些村的经验做法,感到深受启发、收获很大,进一步增强了做好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组建了一支青年党员志愿者团队,在周末的时候针对村内多年未清理的卫生死角进行彻底清理,每周一次,现在村里的“四大堆”已经彻底清理干净。

为了提升村容村貌,把村内所有的街巷进行了粉刷,垒砌了4000米花池,种植月季花5000余株,现在村内月季花全部盛开,花香四溢,村庄掩映在一片花海之中。

开办了村内文明银行,把老百姓的文明行为量化为积分,群众可用积分兑换生活物品。同时,每月开展美丽庭院评选活动,由村妇女主任带领评审组逐户就农户门口的环境卫生保持情况进行评分,对前十名进行表彰奖励。

建立村容整治长效机制。采取粉刷标语、广播等形式大力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作用,推行门前卫生和绿化维护责任制,增强了群众保持环境卫生的意识和积极性,形成了村民积极参与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



东方圣城网记者

请问在高新技术企业招引和培育工作专题活动中,您参加了哪些活动,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卢伟

市十八届人大代表

山东中泳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作为市级人大代表,同时又是一名企业界代表,为贯彻落实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市、区两级人大确定的“实施九大战略,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部署要求,聚焦创新驱动发展,认真参与“高新技术企业招引和培育工作专题活动”。通过市区人大组织开展的专项视察、专题调研、座谈走访、执法检查等活动,连续深入5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现场调研,了解工作开展情况,摸实情、找问题、提建议,广泛收集征求企业对创新驱动发展工作的意见,总结形成专题调研报告。通过参与活动,切实感受到人大代表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一是通过参与人大代表的一线调研,依法履职监督,尤其在当前疫情影响、稳经济保发展的迫切经济形势下,切实感受到了市区两级人大的责任担当,以及我区高新技术企业的关心关爱。二是我市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体系建设上制度保障完善、健全了“种子高企-准高企-高企”全链式培育体系,为推动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三是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专项活动中的作用。活动期间,各级人大代表经常深入企业、深入车间,广泛联系走访群众,带头学习和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倾听企业呼声,了解民情,征集意见,反映民意,充分发挥了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切实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宗旨。活动之后,将充分利用这次活动学到的知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模范带头作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卓有成效地开展好本职工作,认真履行人大代表的各项职责,为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