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教育守初心 为民履职担使命——市人大代表周少华履职风采

发布日期:2022-08-05 14:43
浏览次数:

忠诚教育守初心   为民履职担使命

——市人大代表周少华履职风采

32年来,他扎根教育一线,用“初心、恒心、爱心”书写了一首朴实无华的青春赞歌,不仅收获了学生的尊敬,也赢得了广大家长及同事的赞誉,他就是济宁市人大代表、梁山韶华中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周少华同志。作为市人大代表,周少华同志始终牢记自己是“群众代言人”和“教育工作者”的双重身份,以工作的点点滴滴,诠释着一名教育战线上人大代表的职责。

情系教育、敢为人先,做教育改革的先行者

作为教育界的一名人大代表,周少华同志时刻牢记教书育人的职业使命,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团结带领全体教职员工,扎实工作、开拓创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2003年,周少华同志看到社会上出现了一大批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外出打工,由年迈的爷爷奶奶在家照看。因为疏于管理和调教,致使这批学生行为习惯不太好,有的学习成绩普遍偏差、有的性格孤僻、有的顽劣成性。周少华同志看在眼里,痛在心里。这群孩子的成长问题牵动着他的心,周少华同志陷入了深深地思考。他想如果把这部分孩子集中起来,采取“封闭式管理”“小班化教学”“班主任和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24小时进行跟踪管理,肯定会出现不一样的效果,况且,这样做既能消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又能培养了孩子的学习能力。于是,说干就干,“撸起袖子加油干!”一所有着特别管理理念的学校就诞生了!事实证明,他的想法是正确的,在教体局的大力支持领导下,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梁山韶华中学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优异成绩,2008年底,学校就被山东省教育厅命名为“省级规范化学校”,填补了当时梁山县初中教育学校没有省级规范化学校的空白。

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周少华同志敢为人先的个性早已名声在外。2008年,周少华同志确立了“以创新引领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带领着他的教师团队以直面问题的勇气、举重若轻的智慧、脚踏实地的行动形成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成果,使梁山韶华中学成为济宁市基础教育改革的排头兵和先行地。2011年7月开始进行的课堂教学改革,独立开创了集“预习——展示——探究——达标测试”于一体的“小组合作  四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的实施,极大提高了梁山韶华中学的教育教学成绩。记得有一年,在全县学习竞赛中,初一、初二、初三共22个学科,梁山韶华中学取得了22个第一名,引起了济宁市教育局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于是在2017年4月,济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召集济宁市十二个县市区中小学校长、教学骨干、省厅专家等500余人到梁山韶华中学观摩调研3天,对梁山韶华中学的“小组合作,四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给予充分地肯定,并积极向全市推广。

从此,梁山韶华中学便开启了“小组合作,四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创造奇迹的时代。多年来,学校向高一级学府输送了大批的优秀人才,特别近几年,我校每年仅向县一中输送优秀学生就达四五百人、五六百人;全县中考前十名的尖子生层出不穷,每年都有六七人、七八人、甚至八九人进入全县前十名。特别是2019年,全县中考前十名,我校占9人,包揽前5名,更有王璐瑶同学(中考成绩585.5分)仅以半分之差屈居全济宁市第二名,得到了市教育局主要领导的高度评价与赞赏。更让韶华中学全体老师值得自豪的是:每年高考全县前100名当中,据不完全统计,有1/3的学生是来自韶华中学的学子。每年县一中的高考冠军、亚军、季军当中时常会有来自梁山韶华中学的学生。

为民代言、竭诚履职,做教育行业的“谏言者”

32年的教育工作经历,20余年的校长生涯,周少华同志已把所有的热忱倾注在了这片土地上。深耕教育基层的他积极履行代表监督与教育督导双重职责,使社情民意与群众的诉求通过各种形式表达和反映出来。

“当代表就要认真履职,为民办实事。”这是周少华同志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担任市人大代表以来,他始终不忘代表职责,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主动联系教师、家长、学生,努力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诺言。为使工作有能量、发言有质量、建议有份量,他研学并进,深入基层联系群众、收集民意,积极参加各级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各类活动,面对面听取选民代表的意见建议,和老百姓畅谈教育理想,并询问他们的生活困难。强化人大代表的责任担当,利用各种形式和渠道,向有关部门表达和反映。周少华同志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得到市、县人大常委会领导的高度肯定。其中,《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开展生命教育,预防自杀自残高发的建议》、《关于加强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建议》、《关于充分发挥学校在农村家庭教育中的作用的建议》等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笃行不怠、锐意进取,做推进教育发展的践行者

从人民教师到市人大代表,周少华同志用一份爱心和一腔热情,努力成为学生的守护者和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实践者。

办学以来,梁山韶华中学就遵循教育的内在规律和学生的发展规律,打破多年来形成的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更加注重学生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科学素养、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增强学生的发展“后劲”上用心、发力。在周少华同志的带领下,学校投巨资建起课外活动俱乐部(兴趣班多功能活动室),用以培养发展学生特长,唤醒和点燃学生上进的内动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同学们的全面发展。真正实践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才是教育”的战略主题,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和合格接班人,为全县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社会效益成绩斐然。据了解,毕业于韶华中学的学生遍布全国,有的在国家部委工作,有的在省厅政府机关工作,还有的在市委政府和县委政府工作……他们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应有的成绩。

梁山韶华中学早在2008年就已经完成了信息化建设,每间教室均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对教师的培训,百分之百的教师学会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备课和教学,改变了过去老师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来完成教学的状态,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与此同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名师工程”和“青蓝工程”,帮助年轻教师和班主任快速成长为推动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短短几年的时间,在周少华同志正确的领导下、在全体教师的辛勤付出下,学校各项工作打开了新局面,赢得了社会各界一致好评。从建校到现在,学校连续获得“市、县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教育教学工作特别贡献单位”、“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优生培养先进单位”、“义务教育群众满意先进单位”、“教育教学表现突出单位”等多项荣誉。如今的梁山韶华中学,在和谐有序的环境中,在自觉自主的状态下,教师倾情打造着民心教育,学生尽情享受着快乐的课堂。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从青年到中年,从老师到校长,周少华同志为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前半生。他先后获得国家级德育教育先进工作者、市级优秀教师、市级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称号。

在周少华同志看来,荣誉与成绩早已成为前进的动力和鞭策,而他也早已将代表履职工作和本职工作融为一体。“为民代言、积极履职,是我的责任和义务,和教育教学工作一样,融入了我全部的心血和感情。”他这样说,“作为一名教育界的人大代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再接再厉、戒骄戒躁,既立足本职工作,做好学校教育教学的管理工作,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又要聆听百姓的意见建议,当好桥梁和纽带。始终不忘教书育人的初心使命,积极参政议政,真心履职尽责,为济宁的发展尽好一个教育人的绵薄之力,向人民交上一份精彩的答卷!”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