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监督动态
济宁人大:把握“四个”维度 厚植民生福祉

发布日期:2023-12-04 17:21
浏览次数:

换届以来,济宁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握“广度、深度、刚度、温度”四个维度, 坚持守正创新,依法履职,不断厚植民生福祉。今年5月和6月,全国“一老一小”现场交流会、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现场经验交流会相继在济宁召开。

一、聚焦中心大局,进一步拓展民生领域监督“广度”。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民生事业放在全市发展大局中谋划和推进,紧扣党委要求、发展需要、群众期盼,不断加大监督力度,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瞄准文化“两创”,推进文旅产业提质增效。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济宁重要讲话精神,着力做好文化“两创”大文章,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开展文旅融合专题调研,围绕推动文旅产品提质升级、培育文旅消费亮点、促进文旅品牌整体营销、加强文旅市场秩序监管等建言献策,形成的调研报告得到市委主要领导肯定,转政府部门研究落实,督导推进全市文化旅游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济宁成功举办2022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三孔、两孟成为海内外学子向往的研学游目的地,尼山圣境入选第一批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名单,“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文化旅游品牌进一步打响。

瞄准重点项目落地,推进公共卫生“五大中心”建设。为加快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提级扩能,市人大常委会持续监督公共卫生检验检测、重症医学、公卫医疗、中医医疗、健康护理等“五大中心”建设情况,对建设、运营过程中的资金拨付、人才引进等问题协调推进,监督市级财政制定计划筹措专项债券和配套资金,力保“五大中心”各项目按时间节点稳步推进、如期运营。公共卫生检验检测中心、健康护理学院(筹建)一期、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已经启用,重症医学中心完成建设,中医医疗中心12月下旬投入使用,为打造全省医疗高地夯实基础。

瞄准增强竞争优势,推进科技赋能经济发展。为更好发挥科技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市人大常委会紧扣全市经济运行和改革发展实际,相继对高新技术企业招引和培育、科创平台建设及作用发挥情况开展专题调研,深入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一线摸实情、求良策,研究解决企业、平台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调研报告以常委会党组文件向市委汇报,推动年内入库高企1010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2000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科创平台规模持续壮大,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二、聚焦融合互促,进一步挖掘民生领域监督“深度”。注重将监督工作与闭会期间代表活动、代表建议办理紧密结合,切实做到利用代表力量真找准问题、真抓住问题、真解决问题,实现代表工作与监督工作深度融合、双向促进。

紧扣主题活动,推动监督走深走实。市人大常委会按照济宁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九大战略”重点工作安排,创新开展了“实施‘九大战略’ 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两年来,聚焦关键环节,开展了高新技术企业招引和培育、科创平台建设及作用发挥、文旅融合、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等4个专题活动,共有代表2786人次参加。各级人大代表直抵基层一线,以代表小组为单位开展走访调研,查找问题,提出建议,并对落实情况跟踪问效,有效拓展了监督深度。

紧扣领导领办,推动建议落地见效。为提高代表建议工作质量,市委出台党政领导领办代表建议办法,确定重点建议由党政领导领衔办理。2022年,《关于加快推动曲阜文化“两创”示范区建设的建议》由市委主要领导领办,多次召开协调会、推进会,推动相关问题解决,促进《关于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新标杆行动计划(2022-2025年)》等文件出台,凝聚起全市共同参与文化“两创”的强大合力。今年,党政领导领衔办理的《关于发挥资源优势,振兴文旅经济的建议》和《关于加快县域基础教育数字化建设的建议》,在市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跟进督办下,有力推动了工作开展。

三、聚焦目标导向,进一步增强民生领域监督“刚度”。市人大常委会不断深化对人大工作规律性认识,积极推进创新实践,提高监督的科学性、精准性,增强监督刚性和实效。

深化机制创新,增强监督底色。注重运用执法检查、专题询问、满意度测评等刚性方式开展监督,形成全过程、全链条的监督闭环机制。把法定监督形式做深做实,在审议意见的研究处理上,聚焦问题抓整改,对于“究竟改没改,真改还是假改,改到什么程度”等情况,组织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到现场核实、现场评议,让被监督对象真正感到“红红脸、出出汗”,不断擦亮人大监督底色。

深化纵横联动,增强监督合力。积极配合全国人大、省人大开展立法调研、执法检查等相关工作,争取上级人大的指导、关心、支持,推动各项工作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加强与各县(市、区)人大的联系,对事关全局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重大议题,市县乡人大上下联动,同步开展监督、代表等工作,扩大人大工作整体效应。加强与市政府及监督联系市直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每年年初召开联系部门座谈会,通报年度工作计划,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有力服务和保障常委会依法履职。

深化成果转化,增强监督实效。把监督成果转化作为衡量工作实效的标尺,最大限度发挥监督正向效应。高度重视调研报告的质量,去年以来,5篇调研报告得到市委主要领导的肯定性批复批转,转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举措。重点盯住审议意见、问题清单的交办督办、持续跟踪,变“问题清单”为“整改清单”,并对办理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补强监督链条,增强人大监督的刚性和权威。

四、聚焦百姓福祉,进一步提升民生领域监督“温度” 。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抓好托育工作监督,促进“幼有善育”。连续两年对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监督,提出强化规划引领、加大政策扶持、创新发展模式、扩大普惠供给、严格管理规范等意见建议,推动市政府编制《济宁市区托育服务设施专项规划(2022-2035年)》、《济宁市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能力提升三年工作方案》等文件,构建主体多元、形式多样、政策完备、应享尽享、应护尽护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济宁成功创建全国首批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全市托育服务机构达到787家,托位总数突破4万个,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78个,更多家庭享受到了普惠托育服务。

抓好教育工作监督,促进“学有优教”。为深入推动职业院校专业对接产业,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组成课题调研组,对全市职业教育服务企业发展进行专题调研,从政策引领、平台搭建、体制创新等方面撰写课题报告,提升职业院校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积极组织开展市县联动视察,常委会会议将于12月听取审议市政府专项工作报告,并进行专题询问,切实推动义务教育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育质量”三个方面实现优质均衡,更好满足群众对“上好学”的需求。

抓好医疗工作监督,促进“病有良医”。中医药在服务群众健康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为营造中医药创新发展的良好法治环境,对全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山东省中医药条例》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坚持四级联动与代表参与相促进、问卷调查与实地检查相结合,实现监督叠加效果,从“人大视角”督促解决法律法规实施中存在的难点、卡点问题,依法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广大群众享受到便捷优质、经济实惠的中医药服务。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和全省医疗高地建设情况开展专项调研,提出坚持“县强、乡活、村稳”,压实政府办医责任,医共体建设和医疗高地建设一起发力、相互促进,探索“医联体+医共体”的“共联结合”新模式等意见建议,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扩容下沉,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显著增强。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