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祥人大:“走出去、深下去” 推动调研“实起来”
嘉祥县人大积极响应党中央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号召,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握“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目标导向,通过常态化开展“走出去、深下去”调查研究,推动学习先进经验、创新思路理念、把握社情民意、提升履职能力、改进工作作风,取得扎实成效。主要做法是: “定课题”——聚焦问题、明确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围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党中央和省、市、县委确定的调研内容、调研重点,结合县人大常委会2023年监督工作计划和市人大常委会“实施‘九大战略’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及上级人大安排的其他调研项目,针对工作中存在的瓶颈制约和短板弱项,常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和委室负责人立足分管领域和委室工作实际,每人牵头1个课题,采取“一线工作法”和“四不两直”方式,通过外出考察学习、深入部门和镇(街)村(社区、企业)等方式开展调研。 “走出去”——拓展思路、开阔视野。常委会领导班子成员要针对包保项目、联系镇街、分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体制机制方面的困扰制约,带领委室和有关方面人员,分专题进行外出学习考察,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探索创新模式方法和突破路径,进一步提升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年内每位县级领导至少组织一次外出学习考察,并形成一篇具有实质性借鉴意义的考察报告。 “深下去”——摸透实情、化解难题。常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和各委室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拿出一半以上的工作时间和精力开展调研,在县人大常委会机关持续兴起“大学习、大调研、大提升”热潮。常委会会议拟听取和审议的专项工作报告,拟开展的执法检查、履职评议和视察活动,都要事先进行调查研究,真正把情况摸透摸实、把问题找准找细,务求所提意见建议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进一步推动人大监督往深处走、向实处落。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切实强化问题导向、实践导向、需求导向,认真梳理推动包保项目建设、联系镇街高质量发展和社会治理中的痛点堵点难点以及群众急难愁盼的共性问题,进行“解剖麻雀”式调研和蹲点调研,搞好个案剖析,探寻系统解决的方法路径。 “实起来”——担当作为、创新实干。通过调查研究,推动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提升履职效能,引导人大干部坚决克服“边缘”思维、“配角”意识、“二线”状态,主动走向推动全县高质量发展第一线,在建设“强富和美”新嘉祥的生动实践中展示人大作为、体现人大担当。要求机关委室和人大干部,每年都要围绕县委中心工作、人大监督计划和岗位工作职责,制定寻标对标、重点调研、突出问题、创新举措“四张清单”,逐项明确任务目标,务求打造亮点工程、培植特色品牌,不断提升全县人大工作的影响力。建立调研联系点制度,在镇(街)村(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全部设立基层情况直报联系点,开展常态化深度调研,以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更好指导工作开展,推动工作提质增效。(李昌郡 陈德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