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人大:枝叶总关情 用心谱写为民履职时代答卷
三月的清晨,太阳微露。家住夏镇街道龙顺御园的丁大娘准备下楼散步。 “我孙女就在家旁边的幼儿园上学,出门只需要走5分钟,幼儿园环境好,老师也很负责。”丁大娘说,早上送完孙女后,再步行5分钟顺道去菜场买菜。空闲时,她还会去附近的小游园逛逛,或者到小区里的健身广场锻炼身体。“年纪大了,有个小病痛,直接去县医院便民门诊,不用跑大医院,那就是我们家门口的健康‘守护站’。”丁大娘笑着说。“平时每天早上还能去量血压、测血糖,很方便!小区环境好、生活便捷,我平常活动的圈子不超过15分钟路程,在这15分钟的路程之内,我需要的都有。” 微山县着力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满足居民在医疗、教育等方面的需求。孩子在家门口入园、老人锻炼有去处、病人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公共车位不再“无处寻”、老旧小区换新颜……一张张幸福洋溢的笑脸,构成了一幅幅饱含温度的民生画卷,一件件可触可感的民生实事,给微山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换届以来,微山县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关注民生、回应民意作为依法履职的鲜明导向,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强烈的人民情怀开展各类民生社会事业监督工作,始终把调查研究作为做好人大工作的基本功,聚焦医疗、教育、养老、就业、社保、环保、安全等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热点,扎实开展视察调研,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期盼,反映群众意愿,使人大工作更好地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 让湖区学生上“好”学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对于地处湖区的微山县来说,城镇与农村、湖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存在农村、湖区教育“空心化”等问题,一直以来受到全县上下的高度关注,湖区的老百姓热切盼望有更高的教学质量、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更优秀的教师队伍。为此,县人大常委会连续两届将教育列入监督要点,围绕教育质量提升、师资队伍建设、资源均衡配置等情况实施监督,并开展教育改革和发展情况专题询问,通过“面对面”“一问一答”形式,深入全面了解法律实施和县委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督促政府及有关部门改进工作,加快形成了推进微山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群众有呼声,代表有行动。全县人大代表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围绕教育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县人大常委会坚持和完善代表建议“大督办”工作机制,督促承办单位健全代表建议承办制度,通过网络督办、电话督办、座谈交流、实地调研等方式,推动代表建议办理落实落地。针对代表提出的“加大对湖区教育资源倾斜,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意见建议,微山县出台了2021-2025年全面改薄项目建设规划、湖区薄弱学校支教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拨付力度,全面加强湖区学校升级改造和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微山的教育事业获得了长足进步,办学特色更加鲜明,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微山教育的满意度大幅提升。2023 年中高考成绩接连取得历史突破,本科总上线人数、上线率均创历史新高。 让湖区百姓有“医”靠 胸怀“国之大者”,心系百姓健康。微山县人大常委会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关心关切,围绕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开展专题调研,让群众享受更便捷、更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在“家门口”一站式就医。 为全面掌握医疗卫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县人大常委会主动“走下去”,深入一线了解实情,倾听群众心声。每到一处,调研组都会详细询问,了解医共体建设、基层医护队伍建设、医疗设备配置、接诊病人数量等情况,并就体制机制完善、医疗人才培育、医疗水平提升等进行深入交流和沟通,收集问题120余条。另外,通过“12345”政务服务热线征集群众关于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方面的意见建议730余条。2023年8月,开展了医疗卫生工作专题询问,针对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加强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方向准确、路径明晰的对策建议,有力促进了相关问题解决。同时,将县十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关于不断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建议》《关于提升乡村医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建议》确定为重点建议,由县党政班子领导分工领办、常委会领导领衔督办,有力促进了问题解决。截至目前,微山县医疗水平全面提升,山东省立医院、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在微山设立5处名医工作室、2处泰山学者工作站。医共体建设有序推进,逐步实现了湖区县乡村“心电一张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进一步健全,湖西张楼120急救基站开通运营,红帆号120急救船投入使用,“宝宝巴士”正式开通,群众急救生命通道进一步便捷通畅。 让群众感受“家门口”的幸福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群众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都希望环境整洁、配套齐全、出行便利、生活便捷。城市管理和物业服务既是关系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关键小事”,也是体现城市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头等大事”。 县人大常委会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针对群众反映的“卫生环境差”“停车难”“充电难”“私搭乱建现象时有发生”等城市管理和物业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连续两年开展跟踪监督,先后组织开展外出学习2次,专题调研8场次、专题询问2次、问题整改“回头看”3次,督促相关部门抓好这一事关广大群众“家门口”的民生大事。目前,微山县在红色物业建设、职能部门执法进小区、物业服务达标考核评价等方面已形成长效管理机制,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县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心系百姓、情系民生,不弃微末、久久为功,热切回应群众的关切和呼声,助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书写暖心“民生答卷”。(微山县人大常委会 丁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