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县乡人大
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高质量推动代表建议办理工作

发布日期:2024-07-15 16:05
浏览次数:

近年来,济宁市任城区人大常委会紧扣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紧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尊重代表主体地位,创新代表工作方式,健全代表工作机制,加强代表能力建设,扎实推进基层人大代表工作高质量发展。

提高站位 坚守代表工作正确方向

任城区人大常委会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根本保证。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引导各级人大代表和各镇街人大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经常性地加强政治训练、思想淬炼、实践锻炼,始终保持理论清醒、政治坚定、行动自觉。把思想政治建设作为代表履职培训的“必修课”,引导和推动代表深化对“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的领悟,把“两个维护”内化为政治自觉、体现为政治担当。对涉及人大代表辞补、人事选举等重要问题和情况主动向区委请示汇报,确保党的安排部署在人大代表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和有效执行。

把服务中心大局作为基本职责。全面把握新时代人大代表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紧紧围绕区委“12351”工作体系,将代表工作融入全区中心工作共同谋划推进,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广泛凝聚全区各级人大代表智慧和力量,聚焦制造强区建设、港航经济、扩内需促消费、文化“两创”、乡村振兴等重点任务,精选监督议题,开展专题调研,提出意见建议,有力保障和推动了各项事业顺利开展。 

把为民履职行权作为初心使命。着力抓好镇街人大这个“神经末梢”,组织各级人大代表走进代表联络站接待选民,定期开展“五个一”(每月接待一次选民、每半年提出一份高质量意见建议、每年为选民办一件实事、联系一户贫困户、任期内向选民进行一次述职)活动,激励各级代表忠实代表群众利益,从人民关切入手,促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乡村富民产业、现代水网建设和农村供排水能力提升等工作办好办实。

找准方位 促进代表工作整体发展 

突出密切“两个联系”这个重点。坚持和加强人大常委会联系基层代表、代表联系广大选民的“两个联系”工作制度,开展专门委员会对口联系人大代表机制,同时建立代表专业小组,不断提升人大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的专业水准。认真落实代表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制度,邀请代表常态化参与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视察调研等各项监督活动,推荐担任特约监察员、执法执纪监督员等,持续加大人大代表对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各工作机构工作的参与度。

抓住议案建议督办这个关键。按照“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的原则,精心组织全区各级人大代表围绕全区重点项目建设、民生实事办理等一系列民生关切、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开展会前视察,为代表审议各项工作报告、提出高质量的意见建议做足准备。同时,注重“交、办、督、评”全过程发力,实行党政领导领衔督办、常委会重点督办、专委会归口督办、工作机构一对一督办、代表全程督办,开展处理情况“回头看”,进一步提升代表满意率、加大成果转化率,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到实处。

用好民生实事监督这个抓手。自2021年以来,任城区人大常委会对代表在人代会票决产生的民生实事开展全过程监督,持续跟踪。每月向代表通报民生实事办理工作进度,组织代表在常委会上对民生实事办理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此项工作已经形成一项工作机制,在进一步凸显代表主体地位的同时,也激励区政府办实办好惠民实事。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围绕物业管理、敬老解困、交通疏解等工作,进一步压实责任,以挂图作战抢抓工程进度,以科学管理严把工程质量,以更多的民心工程和暖心举措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盼。与此同时,任城区人大常委会将密切“两个联系”、办理代表建议、视察调研民生实事等系列工作有机结合,持续放大代表工作效能,助力各项民生实事如期完成。

立足本位 推进代表工作能力建设

破解现实问题。2023年,任城区人大常委会把研究破解代表工作的现实问题作为推动代表工作创新的突破口,围绕“实施‘九大战略’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9个专题,开展视察25次,提出267条建议,让群众的“金点子”成为解决问题的“金钥匙”。深入实施“人大代表看城建”主题活动,督办城建城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全年开展集中活动18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93条,做好跟踪督办,让群众呼声有回应、期盼有着落。精心组织人大代表“双百双联”主题活动,解决了一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村产业发展、群众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创新开展“代表·局长面对面”主题活动,围绕物业管理、小区飞线整治、机动车乱停乱放等群众关心的焦点问题面对面交流,落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0余个,“有困难找代表、有意见找代表、有纠纷找代表”成为越来越多群众的心声和共识。 

抓好平台赋能。区委召开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工作会议,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的实施方案》,全区高标准建成74处人大代表联络站,覆盖所有镇(街道)。同步开通“线上人大代表联络站”,代表联系群众的线上+线下立体网络初步形成。全区700余名五级人大代表全部编组进站,接待联系群众3万多人次,有效解决了400余件民生“关键小事”,打造了“代表‘金帮办’服务”“耿新法官工作室”“以爱围家”家事少年微法庭及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室等一批社会治理任城品牌。在此基础上,任城区人大常委会进一步深化平台活动内涵、丰富代表联系群众方式、健全意见处理机制,逐步实现布点“全覆盖”向功能“全覆盖”转变,使代表联络站真正成为代表联系群众的“连心桥”“民意窗”和“宣传台”。

完善制度机制。近年来,任城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以制度规范代表活动、优化服务保障、推动工作落地,对涉及代表工作的10余项制度进行了整合修订完善,支持服务人大代表履职行权的制度体系已趋向成熟。下一步,任城区人大常委会将结合代表履职档案,探索建立代表履职评价管理机制和代表退出机制,进一步激发代表依法履职的内生动力,全面适应新时代对代表工作的新要求。(杨光荣  高慧良)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