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人大:打造新时代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协同共治新样板
“现在全县10家快递企业及200多个快递网点都实现了隐私运单全覆盖,居民再也不用担心快递单上的个人信息泄露带来安全隐患。”微山县人大代表陈云在建议办理回访时欣慰地说。这个由人大代表建议转化为检察公益诉讼案件的生动实践,正是微山县人大常委会促进人大代表建议与检察公益诉讼建议高效衔接转化,推动问题解决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微山县人大常委会持续加强代表监督与检察机关监督的协调贯通,实现信息互通、优势互补,进一步提高人大代表建议质量,提升检察建议刚性,为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微山样本”。 构建协同监督体系 夯实制度保障根基 针对人大代表建议与检察公益诉讼建议在保护公益方面目标同向的特点,微山县人大常委会在对县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工作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联合制定了《关于加强协同监督助推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意见》,构建起“信息共享-线索转化-协同办案-效果评估”全链条工作机制,为衔接转化工作提供了高效、规范的制度支持,实现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线索同步收集、案情研判与法律适用同步论证、整改落实与效果评估同步推进、监督成果与惠民实效同步转化。 数字赋能线索转化 打造智慧监督格局 根据专业特长,微山县人大常委会每年推荐3-5名人大代表加入“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并与县人民检察院开通公益诉讼线索反映直通车,实现线索提报、流程跟踪、效果反馈全流程数字化。对需要检察公益诉讼监督介入的线索,采取“代表阐述事实+检察释法说理+人大监督履职”三阶办案法,依法向相关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书,努力实现“转化一件代表建议,规范一个行业行为”的办案效果。截止目前,由代表建议成功转化的公益诉讼案件涉及食品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等多个领域,打造的“微蓝”公益诉讼品牌,已推动沿湖221个行政村铺设生活污水管网840余公里,惠及群众4万余人。 搭建共治共享平台 提升惠民服务质效 微山县人大常委会创新打造“代表联络站+”公益诉讼宣传矩阵,通过“案例展板+普法视频+互动体验”三位一体模式,系统展示公益诉讼领域典型案例,营造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监督的检察公益诉讼工作格局。县人民检察院同步建立人大代表参与公益诉讼“全流程体验”制度,构建“诉前磋商介入、听证过程参与、整改成效评估”的闭环参与机制。通过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的“双向奔赴”,形成“专业监督+协同治理”的基层治理新范式,切实维护好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平正义。(李丹丹) |